1993年诞生于波兰的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知晓度恐怕远不及欧洲三大电影节,但在全球电影从业人员心目中,却是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专业电影节。说它专业,是因为Camerimage电影节关注的焦点并非享尽各种光环的明星导演、演员,而是常常被忽视的电影摄影师。因此,它被业内人士视为电影摄影指导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创始人兼艺术总监马雷克·日多维茨
历年来,该奖陆续由《钢琴课》《秘密与谎言》《中央车站》《伊丽莎白》《爱情是狗娘》《上帝之城》《潘神的迷宫》《潜水钟与蝴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艾达》《小丑》等片的摄影指导获得,其中有不少稍后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肯定,金蛙奖也因此渐渐确立其权威性。近年来,因为11月底举行的时机恰逢好莱坞颁奖季,不少志在冲击奥斯卡的作品,都会选择在这里参赛或参展,也让Camerimage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声势益盛。
令人意外的是,马雷克·日多维茨并未像戛纳掌门人蒂耶里·福茂、威尼斯掌门人阿尔贝托·巴贝拉等人那样,对女性电影人的批评积极回应,反而借着《电影摄影世界》杂志的专栏文章回应称,“电影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变革,也影响着电影影像、内容和美学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便是女性摄影和女性导演越来越受到业界认可。这一变化至关重要,因为它纠正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明显不公现象。然而,这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追求变革,是否也会导致美好的事物遭到排斥?我们是否可以让那些具有杰出艺术成就的作品和艺术家沦为牺牲品,让他们为那些平庸的电影腾出地方来?我们看到戛纳、柏林或威尼斯等电影节都因屈从或助长这种政治或意识形态的潮流,反而在选片上受到批评,但是在我们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上,依然坚持着将艺术价值作为评定和推广电影艺术的首要标准。”
对于日多维茨的解释,外界显然并不买账。很快,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几家电影摄影家协会纷纷跟进,批评日多维茨存在厌女情绪,且不思悔改。
这时候,终于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的日多维茨才再次发表声明,试图挽回局面。“我无意贬低任何电影人的成就,我非常欣赏和尊重大家的作品。”他在道歉文中写道,“无论这次的误解是源于用词不当还是波兰语翻译得不准确,这都无关紧要。总而言之,我要为这次误解道歉。我也要向你们保证,我今后在交流中一定会避免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当年我创办这个电影节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表彰那些被主流排斥在外的电影人,让人们关注那些常被低估和边缘化的电影摄影师。现在我们也会积极支持女性在电影界获得其应有的尊重和行业地位。”不过,灭火的效果显然十分有限。《闪电战》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没有参加该片在Camerimage电影节的首映礼导演科拉莉·法尔雅携影片《某种物质》退出本届Camerimage电影节
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间,第32届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还是顺利开幕了。日多维茨按惯例登台致辞,却完全没有提及这场风波,也没谈到稍后即将放映的开幕片《闪电战》的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为何没有出现在会场。他只是强调该电影节的成立,目的就是要表彰那些被忽视的电影摄影师,让他们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
随后,日本演员真田广之、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扎努西等相继登台,领取各种荣誉奖项,而主竞赛单元金蛙奖则会在当地时间11月23日的闭幕式上揭晓。过去四年中,有三届金蛙奖的获奖者最终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