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4年道路运输行业科技大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举行。澎湃新闻记者从大会获悉,公路建设中那些危险复杂地方的监测和处理,正由机器人和AI智能“代劳”。2024年道路运输行业科技大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海山25吨多功能道路污染清除车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这款车今年已经应用在浦东高架道路上,效果不亚于进口产品,是国产中最先进的排水性路面养护新型装备。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建科院”)长期承担上海市三分之一道路、桥梁和隧道检验检测任务,其自主研发的爬索机器人为索结构桥梁的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相比传统人工操作存在的高风险和效率低下,爬索机器人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和精准控制系统,可在索结构表面实现自动巡检。目前,爬索机器人可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和关键病害数据,生成检测报告,大幅提升索结构检测的效率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上海建科院在硬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桥智检系统”和基础设施运维云平台。以桥梁检测为例,传统人工检测一座大桥需耗费数周时间,而结合无人机和爬索机器人技术,仅需数天甚至数小时便可完成任务,能效提升超过50%。与此同时,通过云平台的数据同步和自动化分析,检测成果以数字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这些技术已在3000多座桥梁和百公里隧道的运维检测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多年来,浦东道运中心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运用物联感知、视频采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初步实现了基础设施数据化,数据采集多元化,问题发现智能化,业务处置协同化,研判决策智慧化。发现问题的主动性、风险隐患的可控性、事件处置的有效性都有所提高。”浦东新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郁忠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