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包括今年上海入市的新天地板块中海·顺昌玖里项目,也是中海在禁止上海公开拿地期间,与上海黄浦区签约的历史风貌保护及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90亿元。
可见,在当前的楼市格局下,房企不仅要有拿地的实力和运气,还要有获得地方政府认可的优势,才有机会赢得进入赛场的入场券,实现逆势突围。
不管怎样,中海今年在上海是实力与运气兼有,但2025年能否保持,面临不确定性。
“2024年上海豪宅市场的这种势头,放到2025年是否还会这么活跃,走势如何,没有任何人敢拍胸脯保证。而且市场供应还会不断增加,但高净值人群还有多少,够不够,都很难说。”卢文曦指出。
就中海而言,项目获得热销并不意味着完全胜利,接下来也面临集中交房的挑战,能否如期保质交房,都关乎着房企的品牌、实力、口碑等,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项目的销售。
某市场业内人士表示,现今包括中海、保利、华润等央企房企也都面临口碑下滑,“华润也有维权,曾经那么好的口碑。”
比如中海在上海另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中海·海上和集,位于杨浦区江浦板块,均价13.5万元/平方米,同样属于内环内项目,从2023年8月入市到现在,仍有少量房源处于续销中。而且,该项目今年因质量问题、降标等多次收到业主维权信。
一名业主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工人似乎都回去过年了。”
不仅是上海,在全国多个城市,中海今年都存在项目维权的情况。
以位于北京石景山古城的中海长安誉为例,该项目业主表示“还没收房,就发现各种减配。”在四川成都,中海新川华府项目同样面临降质减配,业主全部拒收房。长沙今年的热销项目中海寰宇天下,业主称“高价低配,轻奢定位但是以最低配版本的建造标准。”
2025年,中海能再创造销售奇迹吗?上海的销冠之位又能否保住?开始进攻内环的招商蛇口,有没有机会实现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