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穆玥
不过,在此背景下,却有不少私募折腾了一年“不赚反亏”,甚至部分头部私募旗下的产品也未能幸免。
表格:部分头部私募旗下2024年年初以来亏损率超过10%的产品名单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有市场消息称“石锋资产转型做量化”,随后公司相关人士回应称并非转型做量化,公司事业一部在不断努力迭代原有主观多头策略的基础上,布局多策略,目前新组建的量化团队已正常运行。从公司旗下产品的命名情况来看,秉承“研究驱动,成长价值”投资理念的石锋资产,近一年多以来也陆续备案了多只量化产品。
知名量化私募千象资产旗下的“外贸信托善建千象3号和1号”两只产品统计区间内的亏损率也分别为11.63%和11.6%,而且两只产品均在2024年年初经历了一轮净值大回撤,同年3月以后净值趋于走平。
千象资产成立于2014年7月,专注于量化投资,公司创始合伙人、总经理马科超曾就职于瑞银集团(UBS)以及香港某主板上市公司;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陈斌曾参与多项国家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历任全球顶尖商业智能软件公司微策略、大型期货公司金融工程部、资管部策略研究负责人。中基协数据显示,2024年7月份千象资产的管理规模由100亿元以上跌落至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亿元区间,不过7月以来公司依然备案了7只新产品。
此外,望正资产旗下有3只产品,远策投资、希瓦私募以及知名百亿量化私募思勰投资旗下也各有1只产品自2024年年初以来亏损率超过10%,其中除了思勰投资旗下的“思瑞2号”采用管理期货策略以外,其他5只产品均为股票策略产品。
不过,由于部分私募产品的净值更新略有滞后,其2024年全年的收益表现究竟如何或还将有所变动。
界面新闻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