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儿童感染科门诊:2-10岁患儿居多,反复感染或为混合感染_智能锁维修_维修服务_长江号
空调维修热线400-966-8255

直击儿童感染科门诊:2-10岁患儿居多,反复感染或为混合感染

更新时间:2025-04-03 13:04发布时间:1周前人气:2

“医生,我们家孩子上周五就开始出现发热,自测甲流抗原阳性,口服奥司他韦5天了,吃了药,体温稳定了2天,但昨晚又体温升到了38℃以上,又有些咳嗽了。”1月3日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感染科门诊,一名家长带着2岁大的女儿乔乔来就诊。 1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感染科门诊,医生焦先婷查看一名发烧咳嗽患儿的肺部影像图。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焦先婷为患儿看诊。焦先婷为患儿家长开展用药指导。

2岁患儿佳佳,就诊时已发烧4天,伴有咳嗽,一度最高发烧到39.5℃,家长立马带她到家附近的二级医院就诊,一查是甲流,就开始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发烧控制住了。但在一周前,孩子又患上了水痘,躯干和面部清晰可见散发的皮疹,而在1月2日晚,孩子又出现了发烧、腹泻,家长特别带孩子赶来新华医院看专家。

门诊里,反复发烧的患儿也不在少数,一名患儿的症状除了发烧外,还有满嘴的口腔溃疡。

家长问医生:“发烧整整一周了,之前还去挂了抗生素治疗,但仍然没‘压’下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焦先婷解释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孩子是感染了疱疹病毒,病毒感染在引起发热的同时,对口腔黏膜造成了 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了口腔溃疡,口周疱疹,这种情况一般发热的时间就会比较久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另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就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影响后续治疗,也不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恢复。

上述专家同时提醒,在临床中,她也遇到过一些家长给孩子用药的误区,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感冒了就惊慌失措,拿起家里的抗生素就给患儿服用误以为能退烧,事实上,发热、咳嗽等疾病初期,以病毒感染占了很大比例,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和一些支原体等有效,乱用抗生素不仅不会缩短疾病的病程,反而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药物过敏、耐药、肝肾受损等等。”

还有一些家长一到医院就强烈要求使用静脉输注消炎药,焦先婷认为这也是不可取的。“治疗上应遵从医生的医嘱,而不是所认为的静脉输消炎药就是好的快。”

焦先婷强调,针对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和速福达的使用,5岁以上患儿还是建议服用速福达,奥司他韦的疗程是吃满5天,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而针对退烧药的使用,焦先婷同时指出,退烧药的使用间隔时间和使用次数要特别注意,拿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来说,使用间隔大于6小时,24小时使用次数≤4次。而美林(布洛芬)使用间隔大于6小时,24小时使用次数≤4次。在高热持续不退的时候,这两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最短间隔在4小时以上,一天24小时一个退烧药使用总次数不超过4次。

另外,焦先婷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每天都要注意保持一定时间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同时也建议这期间孩子尽量不要前往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处,或者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

400-966-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