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SAVAS是明治旗下较为成熟的品牌,但它的业务在中国起步时间并不长,2020年才第一次将蛋白粉系列产品引进中国市场。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说,它也确实到了要做出变化的时候——“匝巴斯”的中文名称认知度还不够高,而这个音译名字也很难让消费者与运动营养品产生关联,“劲倍士”则能更好地在中文语境中与运动场景产生联想。
图片来源:微博@劲倍士SAVAS 图片来源:微博@明治SAVAS 不过比起刚起步的营养品业务,明治在中国的业务重心还是酸奶/牛奶、糖果、雪糕。
图片来源:明治天猫旗舰店频频上新的背后,是明治在今年4月在上海启用了集各项业务商品开发职能于一身的商品开发中心。 今年3月底,明治制果食品工业(上海)有限公司雪糕新工厂正式投产。长森克史对界面新闻透露称,明治在上海新工厂落成的同时,也在这里成立了新的商品开发中心,用于最大程度迅速相应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加强本土化产品开发。
相较于中国本土巨头蒙牛、伊利等千亿元左右的年销售额,明治在中国每年十几亿元的市场规模,盘子仍然不大。而在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遭遇原奶过剩、消费需求不振的影响下,明治在中国的销售也受到了影响。
根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财报,明治旗下食品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为243亿日元(约合1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但经营利润亏损37亿日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并且预计在2024财年亏损56亿日元,亏损继续扩大。
明治也公开承认了中国的牛奶和酸奶业务遇到阻滞,称在面向消费市场的牛奶和酸奶业务中,低温牛奶产品的品质得到认可,此前也实现盈利。但眼下由于竞争加剧,明治也受到“价格战”的波及。
不过明治仍对中国市场抱有信心。“明治集团在2026愿景中,制定了‘为海外市场成长奠定基础’的重点方针,并设定了将海外销售额占比提高至20%以上的目标。”株式会社明治松田社长表示,“特别是中国业务,因为在未来具有稳定的成长潜力,被定位为2023中期经营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我们为扩大在华产能积极进行了各项投资。”
这家公司预计,2026财年在中国业务的净销售额达到603亿日元;经营利润达到3亿日元,扭亏为盈。
但它仍面临重重挑战,比如低迷的市场需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根据尼尔森IQ的监测数据来看,2024年7月对比去年同期,乳品的全渠道增速为-2.2%,线下渠道增速为-4.5%。这一品类的下滑程度也超过了快消品的整体情况。2024年7月对比去年同期,快消市场全渠道增长2.4%,其中线上渠道增长10.7%,线下渠道下跌1.9%。而在今年上半年,乳品的线下渠道占比为83%。
界面新闻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