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有限公司,2023年)寄赠同好,陆续收到不少反馈,有鼓励,也有订正。罗泰教授的反馈晚一点,意见最详细。我把他的批注仔细读过,对我讨论过的问题有不少新认识。来国龙教授建议我,最好把罗泰教授的中文稿做一点整理,加上我对这些反馈的反馈,形成讨论,与读者分享。我说很好,说干就干,于是有了这三篇文字。我的整理主要是改错别字和中文表达。我把我的读后寄回给他,经他审定,又做了一番调整。他建议我把无关宏旨纠谬订错统统删去,留供再版时作修订参考,不要折磨读者,只保留我们关于笔记内容的讨论。我说遵命。2001年,去小汤山看望在那里休养的俞伟超先生。左起:唐晓峰、李水城、俞伟超、罗泰、李零。《考古笔记》上册补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书中有著名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名单,也许值得跟你在第一册中所涉及的材料做一对比。王巍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附原书名单,略),除“甲骨四堂”,加了一些解放后的名人,如李学勤,但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大同小异,共三十三人。(附原书名单,略)增加较多,共一百七十六名(附原书名单,略),大体按年龄序齿先后,但也不完全如此,比如苏秉琦就排在夏鼐之后,最后一位是编者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人物没有徐旭生,也没有袁复礼和贾兰坡。我尚未仔细分析它的人选,其中有些,我一点儿都不熟悉。在我印象中,人选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做文物工作,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学家,但总算把解放后头一两代的关键人物包括了进去。(附原书名单,略),共十七人,少得可怜。当然,此书是《中国考古学大辞典》,重点不在于此。其入选标准不知是什么,有些确实是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名人,如汤姆森、步日耶,有些是帝国主义时期到中国做考察的人,其中好几位(如斯文·赫定)并非考古学家。还有些是在国外研究中国的专家,如张光直和罗森。其中有几位日本学者,居然没有林巳奈夫,真是莫名其妙。)是1836年才发表。他的三期说,1825年已经成熟。1832年,他把博物馆搬到一个新的、比原来的更大的地方。在那里,他能够把材料比较充分地按三期说陈列,首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汤姆森名著《北欧考古学指南》(见他为《殷周金文集成》做的序)。《考古笔记》中册读后感夏鼐1945年日记 后来,1982年9月,我们在夏威夷的商文化会上再次见面。会后,中国大陆来的代表团还访问了哈佛,我陪他们到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参观。我记得,张光直先生在车上唱了许多革命歌曲,包括《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但夏鼐先生没有跟着唱,所以他率领的代表团谁也没敢开口,整个气氛一直比较凝重。夏先生离开哈佛时,他还在张光直先生的办公室给张光直先生的每个研究生各留了一本他编的《殷墟玉器》。我在张光直先生的鼓励下往北京给他写信,向他表示感谢。这件事好像在日记里有记录。据我回忆,《夏鼐日记》有一两处还真的提到了我,尽管我的名字在索引里并未出现。1975年5月中旬,张光直(左四)作为美国古人类学代表团成员,与吉德炜(右二)等美国学者一道,第一次访问考古研究所,与夏鼐(左五)等初次会面时合影(右三安志敏,左二卢兆荫,右一王世民)。)写他的传记时才比较全面地理解了他的贡献,因而改变了我的态度。《考古学百科全书:伟大的考古学家》(《生命的痕迹》[Lebensspuren,非常有意思。和《考古笔记》相关的是,他在里面数次提到夏鼐。显然他1979年秋天第一次去北京,在考古所得到夏鼐接见,此后一直与夏先生保持通信往来,直到夏先生过世。当时库恩为李约瑟的《中国科技与文明》写了纺织技术卷,引用到各个时代的考古材料,因为库恩本人没有考古背景(他对纺织技术倒受到过专业训练),所以经常给夏先生写信,问他各种相关的问题,夏先生每次都详细回答。不知道夏先生在日记里提到这件事情没有(我要回洛杉矶才能查)。夏先生给库恩的信很可能仍然被他的家属保存着,也许值得找出来复制、发表。这次访华的另一个高峰,也是对我个人来说一个不一般的荣誉,同时还是整个这次访华的科学高峰,是我和以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位成员的一次聚会。夏鼐原来是埃及学家。我从此以后一直非常尊敬和欣赏他,我后来把我给《中国科技与文明》所写的一卷也送给他了。除了他以外,这次聚会的参加者还有著名作家和纺织史专家沈从文(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马王堆纺织物的发掘者王㐨(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我后来在长沙还仔细看了这批资料),以及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纺织科技史家赵承泽。……[1978年秋首次见面]之后,我在北京、剑桥、海德堡、香港还有几次机会见到夏鼐。我在很多信中向他请教过,每次都获得了他的建议。(pp. 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尤其在我寄去我为《中国科技与文明》所写的一卷初稿以后,夏鼐仔细地看了它,他一点都不怕累,用他微小的字体写了批注。我到现在还对他保持着深深的感激。(p. 364) 1984年8月,作为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的顾问委员会委员,夏鼐和李约瑟共同出席该会开幕式时合影。《考古笔记》中册批注及讨论 * 李零:《夏鼐文集》 李零:(卷六,53页)。《黑色雅典娜》的作者马丁·贝尔纳(Martin Bernal)是J. D. 贝尔纳的儿子。 *)杂志值得注意。它是芬兰著名考古学家塔尔格伦(Aarne Michaël Tallgren, 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于1926年创办,1936年停刊,总共出了十二期,每期的大部分文章是塔尔格伦亲自写亲自译。这个杂志是当时国际学术界对苏联及其邻近地区考古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柴尔德一方面依赖该刊进行自己的研究,一方面也在其上发表文章。《欧亚大陆古物》杂志 李零:的名字。其实“古代”才是更正确的翻译。Antiquity 罗泰批注:276页:3),又是一个回忆录,夏鼐拿它当自己的镜子。,“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好像不能译成“大学学院”,译为“伦敦大学”即可。夏鼐著《埃及古珠考》Life 李零: 罗泰批注:282页 罗泰批注: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页 罗泰批注:291页:案 *)时,偶然读到斯文·赫定在中瑞西北考察期间所写的一些信件,其中就有这种态度,现在读来,令人不快,幸亏当时没有公开。夏鼐意识到,国际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双方必须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合作才能是真正的合作,从国内外参加者的立场来说,也比较愉快。他对这个问题很敏感,不能怪他。我相信,中国考古学界现在已经能够满足这个条件,而且这个结果和夏鼐一辈子的研究密不可分。如果夏鼐能够看到中国考古学界现在的发展程度的话,他也许不会再反对国际合作了。留学时,夏鼐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金字塔前留影。 李零: * 李零: *1984年出版的《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中国古生物志》丁种第三号第1册,1934年)。1977年,苏秉琦在河姆渡遗址。 * 哈佛人类学助理教授克罗孔的名字Kluckholn应为Kluckhohn。 李零:是当教科书用英语写作,1983年出版。之前张先生在1976年出了英语论文集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张光直著《早期中国文明:人类学视角》张光直著《美术、神话与祭祀》),那是张先生的另一本英文书。我没有看过它的中文版,但未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