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年轻人,为什么只在数字游民社区停留58天?_综合维修_维修服务_长江号
空调维修热线400-716-5055

离职的年轻人,为什么只在数字游民社区停留58天?

更新时间:2025-04-20 09:04发布时间:6个月前人气:1

做了近七年HR后,33岁的张钰决定裸辞。离开无休止的汇报与材料,她不知自己将要去往何处,在gap期(间隔期),她走进了安吉的DN余村数字游民社区。

进入职场倦怠期的王欣,在大理NCC社区住了1个月后回到英国,不喜欢数字游民“漂浮”的状态,但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读书时住过2次数字游民社区的思思,毕业后正式成为数字游民;在上海做广告工作的大力,离开社区后换了工作,留更多时间做自己更关注的社区运营。

同时,我面临着职场中层危机——上有领导,下有“小朋友”,外有客户。下面的人一直问自己意见,上面的人不停催自己进度,外面的客户也需要去对接。基本整个白天我都不能停止“交流”,开会、发邮件、和客户同步信息,但这些都只停留在前期的沟通阶段。在大理NCC社区天台上看到的彩虹。图源:公众号“NCC社区”

这次回国,我去很多城市见了很多朋友,发现大家都在聊买房、结婚、生子,但这些话题在NCC社区里基本不会被提起。

当时公司正处于发展期,内部秩序混乱,同样的一项工作,我要用不同的格式写好几份材料去多头汇报、交叉汇报,不同领导要求不同,周报日报要求不同。这些重复的无意义工作不产生什么实际的价值,也没法去解决问题。我觉得非常内耗,好像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

但在数字游民社区里,很多人从事着以“交付成果”为主的工作,重新获得了对时间的掌控感。看着他们,我觉得自己之前996的工作好像没有意义感。接触、认识这些不同的人,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工作和生活。张钰在DN余村的乡村图书馆。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图书馆内景。

因为家庭需要,我只在DN余村住了一周。离开后我期望可以有其他远程办公的机会,不过目前国内能提供这种支持的企业还比较少。其实再次求职时,我入围了一个线上猎头工作的面试,但因为自己处在一个比较传统的家庭里,还有孩子要养育,继续面试下去会消耗很多时间,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最终接下了另一份HR工作的offer。

而且2022年我完整参与了上海的疫情,经常被封控在学校里足不出户,所以疫情结束后,我特别渴望阳光,想去大理。不过考虑到导师的严格,我最终选择瞒着他偷偷跑去了浙江安吉的DNA数字游民社区,当时想着安吉离上海比较近,万一导师找我,我也能立刻回来。

思思拍的DNA社区。思思拍的DNA社区。大力在醒院的工位。大力下班后参加派对活动,发了朋友圈:夜生活,从下班10分钟后开始。

数字游民脱离了原本的社会关系,抛弃了原来城市里的连接,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最直面的问题就是孤独感,因为是悬浮在整个社会关系之外的,去和当地建立真实的连接需要时间。数字游民社区就是为了解决数字游民的孤独感和社会融入的问题,让数字游民能够快速融入一个新的地方。

在社区,你可以很快和别人熟络起来。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比如说NCC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游民)只停留一到两个月左右。我们看似非常熟悉,但又不会长久地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

大理相当于一个小镇,没有大城市的通勤成本。在大理有明显的感觉,一天能多两三个小时出来,且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迅速地亲近自然。在大城市下班回家换个衣服化个妆再去别的地方玩,至少要半个小时,但在数字游民聚居区,这些行动成本和通勤成本都非常低,生活质量会提高很多。

后来到上海工作后,我觉得我的工作,比如给品牌方的投放做咨询、制定策略,做社交媒体传播,是完全可以远程来做的。

这几年我每年都会用年假去大理。今年3月份觉得自己实在是不想上班,就离职了,在大理待了2周,正好在上海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岗位,当时想自己的积蓄还不够,于是又回去上班。不过做了3个月之后,我觉得还是算了,工资再高我也不要,我还是想做数字游民。

这背后有两点考量,第一是个人精力的投入和分配,手上这份工作没有让我获得我想要的价值感。

我手上的广告业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份谋生手段和工具。我从事之前学过新闻传播学,我所感兴趣的那部分理论批判最严重的领域是广告,但我为了谋生,在做我曾经批判的东西。

我自己的研究和实践集中于社群和社区,希望通过社区来营造公共空间。这和我早年的经历有关,差不多十年前参加过一场公益组织的活动,去贵州,帮助修路、修学校、修操场,那时感受到社区的力量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这些人的力量接续起来能对社会、对世界产生真实改变。后来我也在706社区帮忙做运营。

我的广告业工作会占用我时间的80%,它能提供给我的价值感获得大概只有20%,我觉得这是不平衡的,想调整到我可以用20%的精力去获得20%的收入,降低欲望,腾出时间去做其他我想要做的事情。

第二点是,进入数字游民的圈子,和这些朋友接触后,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有很多机会,自己的世界在变大。如果把自己锁在一件完全不喜欢的事情上,会觉得把人生最宝贵、最精华的5-10年浪费在一个为了谋生的事情上,机会成本太高了,不想继续下去。

当时条件还不合适、心理建设没有做好(长期去做数字游民),我现在很自然地走上了数字游民的道路,或者说,“只工作不上班”的生活状态。我辞了广告的工作,基本收入来源于一份web3社群运营工作,完全线上办公。

这个社群运营占我20%-30%的精力,我的其他精力可以去做一个趣缘共识社区,是和朋友一起发起的。我希望自己能长期地游牧下去,不要再回到工位上。

“游”和“民”都很重要,“游”代表着会去远方,流动起来,看到更大的世界,在社区你可以接触到你曾经无法接触的人,打开你的世界。“民”也很重要,不是数字劳工或游牧劳工,而是数字游民,因为工作是为了生活,最终要回归到个人价值的实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400-716-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