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下文简称CPAC)拉美分会第五次会议在墨西哥召开。这是今年拉美极右翼在西半球的第三次集会。
CPAC现由极右翼智库“阿特拉斯网络基金会”资助,是美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保守派聚会之一,并经常与西班牙极右翼政党Vox组织、匈牙利民粹主义组织“价值观政治网络”进行互动交流。
2024年2月24日,美国马里兰州国家港,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 (CPAC)举行。阿根廷总统米莱出席会议。澎湃影像 资料图
拉美新右翼,传统右翼的“表亲”“布克尔模式”最受关注。 拉美新右翼集体性崛起及其背后的美国因素 通过分析拉美新右翼的崛起历程,不难看出美国因素在背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考虑到美国大选将至,今年以来CPAC举办频次之多以及特朗普与拉美新右翼互动之频繁,无不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由于美国民主党长期致力于培养拉丁裔票仓,拉丁裔选民一直是忠实的民主党选民,而2020年大选特朗普在少数族裔的得票率上大败,让其更加专注于吸引拉丁裔选民群体。 但结合上一届共和党执政时期的美拉关系走向来看,特朗普所谓的“改变”大概率可能是“糖衣炮弹”,毕竟推行“美国至上”的总统是不会与其眼中的“粪坑国家”为伍,而只会建造更高的边境墙和驱逐更多的移民。而失去了美国支持的拉美新右翼,今后又能走多远呢? (章婕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