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即市咨会,IBLAC)正式举行,这是国际企业家与上海市市长的36年之约。在上海世界会客厅,聚集世界智慧,携手共赢未来。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施万表示,他在中国、在上海待过很多年,非常高兴见证这里几十年来的发展,他认为在很多领域国际企业与上海还处于合作的起步阶段,更多合作机会即将到来,比如在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数字化等领域。“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创新将来自中国,为中国,为世界。”施万提到,上海有机会成为全球医学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今天的上海已经有了许多科技发展,作为一家国际企业,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上海的科创生态系统持续进步,高校、当地企业、初创公司、跨国公司能够携手合作。”航拍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蒂森克虏伯股份有限公司CEO米格尔·洛佩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海是该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时首先来到的城市,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如今,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从我们在这里拥有的所有供应链机会和供应链网络可以看出,在上海的商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减碳技术。”
米格尔·洛佩兹称,该公司在上海的投资不断增长,对新技术的投资非常稳定,尤其是汽车技术和减碳技术。“我们仍然认为,由于这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市场,我们未来的投资还会增加。”
许多国际企业家谈到,市咨会这个平台为国际企业家加强联系、分享知识、促进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这些年,得益于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国际企业持续加大在沪投资力度。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缘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上海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并开始谋划建设世界级城市。与此同时,上海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以及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困扰。
在此背景下,着眼于上海未来发展,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认识到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上海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自身力量,也需要更多的国际智慧。基于这个思考,1988年,他接受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执行董事、中国国际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经叔平关于邀请国际上著名的企业家担任市长顾问的建议。
在获得国务院领导同意后,经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与美国安达信公司亚太地区主管合伙人麦克米伦先生半年多的共同筹备,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于1989年10月9日在上海西郊宾馆进行了首次会议。
至今36年来,每年秋天举行的上海市市长咨询会议,都针对上海经济发展中一至二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提供咨询和建议。
36年来,成员已由最初8个国家的12位成员,增加到了目前15个国家的44位成员和10位名誉成员。现有成员的行业分布也很广泛,几乎涵盖各个领域。由于具有广泛的行业背景,成员们长期以来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真知灼见。大到城市发展战略、未来产业重点、吸引人才策略,小到出租车保险带设置、民用电梯安全、绿地规划设计,借助这一世界智库平台,上海汲取全球智慧、助推城市发展。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企业,也借助上海,持续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相信这次咨询会议,新的成果和机遇又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