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城区”到“现代新城”,不少人好奇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的徐州泉山区要如何完成这场蝶变。江苏淮海科技城江苏淮海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里的深信服科技鑫科机器人星际空间VR体验馆的新品星际旋风
谈及每款产品推出市场后,是否担心被友商“复制”,颜小龙说:“创意是无限的,我们会做到永远比别人快一步,哪怕半步。我们在8月推出了全新产品阵容,新品星际旋风可以说是重新定义行业的爆品。”
把牢产业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除了上述园区,泉山区还有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淮海国际港务区,四大园区各有侧重。江苏淮海科技城打造全市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泉山经开区促进都市工业裂变扩张、能级提升,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淮海国际港务区则全力打造全市城区西北部发展新增长极。
“市里给我们提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市城区经济‘领头羊’,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坚持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双轮驱动’,这两大产业也与徐州市的‘343’创新产业集群相配套,泉山也在把牢产业主攻方向,做大做强‘123’主导产业。”泉山区经发局副局长仇鑫向记者介绍,2024年开年以来,泉山区委、区政府先后举办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楼宇经济大会,泉山区经发局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个性化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质化运转。
具体来看,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是指徐州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聚力打造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3个优势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4个新兴创新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3个特色创新产业集群。泉山区的“123”主导产业则是指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记者的走访中,看到的多是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这是否意味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传统产业可能“使不上劲”?
对此,泉山区的答案是否定的,新质生产力不是追新弃旧,传统产业既是经济的“基本盘”,也是创新变革的“主战场”,泉山区也在夯实传统产业支撑。比如,针对天煤机电、八方钢构等一些技术、产品过硬的传统企业,鼓励老项目改造升级、扩大再生产、争取多贡献。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投入,积累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努力换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泉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含港务区),增长5.6%。今年上半年,泉山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87亿元,增长4.7%。